先上图证明一下自己去( qù)了武汉的点映场


得知b站搞点( diǎn)映场之前,我几乎无法抑( yì)制住自己的期望值。因为( wèi)从客观上来讲,距今时间( jiān)最近的京都做的冒尖儿( ér)的片子甚至要追溯到18年( nián)的《利兹与青鸟》,如果只算( suàn)TV的话,应该是16年的京吹2。作( zuò)为一名对京都动画有偏( piān)爱的观众,还是特别希望( wàng)在大事故之后能有一部( bù)提气的片子出现。而且这( zhè)个题材与原作表现形式( shì)非常容易冲高,甚至夸张( zhāng)点说,这可能是近5-10年京都( dōu)冲高分段最佳机会。结合( hé)PV 1-2与爆出staff阵容,感觉非常的( de)稳。《日常》原作者新井圭一( yī)的同世界观作品,PV中的画( huà)风清新,“CITY上河图”细节爆炸( zhà),《日常》味道也很正,OP副歌也( yě)非常好听。又有评论区大( dà)佬看了可能是全球首映( yìng)的先行版做背书,我几乎( hū)提前开了香槟,but。。。
在做对照( zhào)评论之前,先说一下观众( zhòng)反应。全场人没坐满,3集当( dāng)中,第一集场子很冷,到第( dì)二集开始才有相对积极( jí)的笑声反馈,第三集则更( gèng)好一点。中途来来回回进( jìn)出好几拨人,在最后排进( jìn)出的观众甚至挡住了放( fàng)映机一小半的光影,非常( cháng)的抽象,有些影响观感。但( dàn)因为正片部分细节满满( mǎn)、演出效果极强、好听的OP及( jí)出色的声音设计,对观众( zhòng)来说,能用电影院的设备( bèi)观看这些已经是非常大( dà)的幸运和非常难得的机( jī)会了,也基于同样的原因( yīn)我认为有必要写些什么( me)记录一下。(PS:而且这还是在( zài)完全有版权的前提下,说( shuō)一个有意思的事,在第一( yī)集打翻炒面的部分,有45秒( miǎo)左右因为版权问题全场( chǎng)看默剧,真的是惊到了全( quán)场观众,大家都在试图理( lǐ)解发生了什么,但其实那( nà)段的画面呈现的效果很( hěn)好,可惜没有音效匹配画( huà)面再加上全场观众在走( zǒu)神理解状况,让一个包袱( fú)砸了有点可惜)
不对照《日( rì)常》,先说一些前三集我很( hěn)喜欢的点。有几个现场观( guān)众反应很积极和我个人( rén)都很喜欢的小段,包括走( zǒu)马灯/扮鬼脸/藏宝图/天使( shǐ)与魔鬼,它们都在“预期违( wéi)背”上做的很好,第二集末( mò)尾和第三集开头的包袱( fú)连着响,人物与情景假设( shè)逐渐立了起来。“天使与魔( mó)鬼”的部分甚至还有博士( shì)客串,有一种安心的熟悉( xī)感。好几处用来提升演出( chū)效果的强对比分镜头的( de)插入起到了效果翻倍的( de)结果。OP中即将进入副歌的( de)画面是用干净的水滴引( yǐn)入小城风光同时开始呈( chéng)现作品发生的主要场景( jǐng)及世界观,外加上好听的( de)旋律是让人有些欲罢不( bù)能的感觉的,很想再听再( zài)看几遍。但下面的对照旨( zhǐ)在说明为什么我预期《CITY》可( kě)能大概率不会成为像《日( rì)常》一样的高分TOP级作品,也( yě)说一下头3集中存在的一( yī)些遗憾
一、 OP ED对照
对于一部( bù)佳片甚至是神片来说,风( fēng)格化或者高水准/高经费( fèi)的OP ED几乎是标配。而对于《CITY》这( zhè)种以无厘头搞笑作为卖( mài)点的作品来说,能更好表( biǎo)现作品风格的风格化OP ED影( yǐng)像可能是最优解,但当我( wǒ)看完OP画面之后心里就咯( gē)噔一下,副歌部分的画面( miàn)是主角团三人背对着观( guān)众面向小镇居民和商业( yè)街牌匾跳舞,既看不出风( fēng)格也看不太出多少拍案( àn)叫绝的炫技,总之就是。。有( yǒu)些平。。ED画面有些羊毛毡定( dìng)格动画的感觉,吉祥物出( chū)场可可爱爱的。对照《日常( cháng)》,可能《日常》的OP ED更大众化更( gèng)好理解一些,OP采用了让人( rén)印象深刻的对称结构,镜( jìng)头迅速拉近并让角色作( zuò)出符合角色特质的行动( dòng)。画面和OP歌词也在时刻提( tí)醒观众作品类型也方便( biàn)观众入戏进而进入情景( jǐng)假设中。ED是舒缓的舞台剧( jù)风格,是常用的一种ED画面( miàn)呈现方式,让观众感觉到( dào)像舞台剧一样夸张的戏( xì)已经落幕,暂告一段落的( de)感觉。
二、 单集单元剧的编( biān)排结构
在《日常》第二集中( zhōng),主角团3人组玩上楼梯的( de)格力高游戏,麻衣用一句( jù)咒语取胜。在本集中段还( hái)有这句咒语的call back。而贯穿第( dì)三集的街道固定机位拍( pāi)摄与模糊化处理,在时间( jiān)和逻辑上是连续的,只是( shì)每个小段单元剧把它们( men)打散分散在了单集的各( gè)处,单拎出来可能看起来( lái)有些电波意识流但连在( zài)一起就是一个很棒的喜( xǐ)剧结构,角色行动符合前( qián)面铺垫的性格,同时也引( yǐn)出并抖响了黑猫土下座( zuò)这个包袱。这样以集为单( dān)位的喜剧结构在《CITY》前三集( jí)中并没有,段落之间孤立( lì)存在,这会使观众在一个( gè)意识流段落摸不到头脑( nǎo)后很难快速进入下一个( gè)情景假设,而call back或者逻辑连( lián)续的过场会让观众迅速( sù)抽离上一场景、格式化大( dà)脑,从而不影响后面的喜( xǐ)剧呈现。
三、 主角团及配角( jiǎo)团相关段落的设计
《日常( cháng)》中是主角3人组和博士+机( jī)器人的设置,而《CITY》则是主角( jiǎo)3人组+回家部2人组+编辑部( bù)2人组的设置。主角团负责( zé)整大活逗观众笑是理所( suǒ)当然,而配角团更多的作( zuò)用在于调节作品整体喜( xǐ)剧节奏、丰富世界观和主( zhǔ)角团人物形象。但作为无( wú)厘头喜剧的配角团,起码( mǎ)不能太乏味。博士+机器人( rén)的有些活儿甚至比主角( jiǎo)团还多,《日常》第三集中博( bó)士喝4.5牛奶吃蛋糕的段落( luò)甚至还能连续翻番,观众( zhòng)们都在猜测和预期最后( hòu)一次的蛋糕藏在了哪里( lǐ)。但在《CITY》中配角团的出现几( jǐ)乎都是灾难或者是本作( zuò)强电波属性的根源,回家( jiā)部2人组的戏份十分乏味( wèi),因为我坐在影院后排位( wèi)置可以看到这两人出现( xiàn)的部分玩手机看表的人( rén)最多,也是全场氛围最冷( lěng)的时候。她们的出现既没( méi)有调节作品整体喜剧节( jié)奏,也没有起到丰富世界( jiè)观和主角团人物形象的( de)作用,反而迅速破坏掉主( zhǔ)角团营造的喜剧节奏与( yǔ)氛围,让观众在下一个段( duàn)落入戏更难。而编辑部2人( rén)组则拉高了电波性,用deadline作( zuò)为线索进而用来“预期违( wéi)背”,观众能理解这样做的( de)原因,但很难感觉有趣。
四( sì)、 疑似演出过度&浪费
我其( qí)实一直认为演出过度这( zhè)词有点矛盾,通常都是演( yǎn)出效果越漂亮戏就越好( hǎo)看,怎么可能演出效果好( hǎo)反而成了掣肘呢?但《CITY》好像( xiàng)真有这个问题,从根源上( shàng)来说应该是弱文本或者( zhě)是打折扣的喜剧效果让( ràng)技术力高超的精细美术( shù)背景没有引起观众的惊( jīng)艳感。因为观众对于这样( yàng)一部无厘头喜剧的基础( chǔ)预期和主要注意力都在( zài)能不能让我笑这件事上( shàng),如果这个基础预期没有( yǒu)达到,那么技术层面上做( zuò)的再优秀也很难收到应( yīng)有的效果。而《日常》很明显( xiǎn)是文本与演出相辅相成( chéng),达到预期内甚至更好的( de)喜剧效果,在这里就不举( jǔ)例了,因为太多了
另外不( bù)对照《日常》说一个有些拉( lā)胯的小段落,就是交代新( xīn)仓(丰崎爱生配的音)认识( shí)南云美鸟的部分有些太( tài)长了,让喜剧节奏掉了下( xià)来,功能性过强也破坏了( le)单集的观感。
当然,容我叠( dié)一下甲,毕竟这也只是前( qián)3集而且在影院连续看3集( jí)TV这个行为也不符合TV单集( jí)本身结构设计的初衷。况( kuàng)且国内观众很多看的是( shì)弹幕版,这会加强观众之( zhī)间的参与感与单个包袱( fú)的效果。最后的整体评价( jià)与我的预期完全相反也( yě)说不定。
但是,我理解的作( zuò)品的高评分与高排名其( qí)实本质上是平台观众的( de)最大公约数,任何作品肯( kěn)定都有两极评价的观众( zhòng)。而电波属性强这件事本( běn)身就会拉低这个最大公( gōng)约数,从短评区几条同样( yàng)看过点映的观众的评价( jià)来看,也基本上同意电波( bō)性强这一点。所以当总榜( bǎng)排名的数字出来之后,可( kě)能不如我在看完PV时的预( yù)期。这里还有一个变量就( jiù)是参与点映的观众人物( wù)画像与大基数观众的人( rén)物画像的出入,来报名看( kàn)点映的几乎都是对京阿( ā)尼有滤镜、看过并且很喜( xǐ)欢《日常》动画/原作的人,而( ér)主流观众哪怕属性一致( zhì)在程度上可能也不同,所( suǒ)以届时观众的主流评价( jià)大概率也会跟点映观众( zhòng)的评价不同,也属正常现( xiàn)象。唉,说来说去还是希望( wàng)你京这波能搞波大的让( ràng)观众大吹特吹一下的,嘿( hēi)嘿嘿。如上也只代表个人( rén)观点和我对武汉场的观( guān)众的临场反应观察,不同( tóng)地域的笑点不同也说不( bù)定呢,对吧~